html模版






標題

地球天然災害


問題


地球天然災害,說明發生過程,配合自然條件,解釋發生的原因。需兩張圖片更新:配合一件災害例如:那碧利颱風,配合當地自然條件


最佳解答


天然災害 (一)氣象災害: 台灣位於副熱帶季風區,地形陡峻,河川短促,每年常有異常梅雨(五、六月間)或 強風豪雨(七~九月間),造成嚴重的災害。依據中央氣象局統計,1897至1990之間,台灣曾受到三 百四十次的颱風侵襲,平均每年達3.6次之多。在1981至1989的九年期間,颱風及豪雨的災害達廿四 次之多。除了風災、水災之外,亦有乾旱、寒流、冰雹及龍捲風等氣象災害。因此使農業、漁業、水 利工程、房屋、交通設施、電力、電信以及經濟活動等遭受到嚴重的損害,並造成許多人命傷亡。根 據統計,在1961~1991年期間所造成的損失,平均每年達142億元(1991年幣值),約為國民生產毛額 的0.68%。 (二)地震災害: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太平洋的菲律賓海板塊交界之處,屬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頻發 的地區之一。1900年以前有紀錄可考之致災地震有五十多次,自1900年以來,所發生之成災地震達 八十三次之多,幾近於每年有一次,在歷年統計中因震災而死亡之人數超過五千人。最慘重的一次為 1935年發生於苗栗關刀山附近之烈震,不但引起山崩地裂、房屋例塌,而且造成台中、新竹地區三千 餘人死亡、一萬兩千多人受傷之災情,其損失令人戰慄。最近較大規模之地震為1964年發生在台南楠西 附近之白河烈震,其災害雖不若1935年烈震慘重,但亦造成百餘人喪生,六百五十人受傷、全倒與半倒 的房屋達三萬五千餘棟之多。白河烈震距今已三十餘年,未再出現類似的大規模地震,但由於地震的發 生具有週期性,因此台灣最近未來將再度發生大規模地震之可能性相當高,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 死亡二千人以上,如果未將防災意識普及全民,往後在有類似的大災害,傷亡只會有增無減。 (三)崩塌災害: 臺灣因地殼運動關係,地表破碎、地層上昇,而形成陡峻的地形。地質構造複雜為崩塌 的基本條件,而崩塌的誘發原因則為每年颱風豪雨的侵襲及地震,再加上山坡地大量開發更加速崩塌之 災害。1968~1986年的十九年期間,臺灣北部因崩塌而喪生者134人,其所佔人口的比率超過美國甚多, 過去二十年重大崩塌災害,以臺北、基隆巿最多。崩塌類型以地滑型居多,土石流型其次。土石流型災 害在花、東兩縣為害甚多,據調查危險溪流河床坡度15%以上、集水區面積5公頃以上、有大量淤積之河 川,在花蓮縣有148條,臺東縣有147條。 (四)地盤下陷: 過去的數十年間,臺灣若干沿海地區,由於地下水的過度抽汲,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地盤 下陷。在這些地盤下陷地區,高潮期間已經常有海水倒灌發生,導致嚴重的災害。依據調查,臺灣地盤 下陷的面積已達1,097平方公里,約佔總面積的3%,為平地面積的9%,其嚴重性值得注意,並應予有效 控制。 (五)都巿關聯災害: 台灣面積約僅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多為山地,能提供適宜居住之地區,佔全部面積 的四分之一左右,而目前人口分佈集中在西部狹長的平原與丘陵地區,形成多處人口聚居的城巿。都巿 人口集中,加上經濟的高度成長與建築技術的提昇,建築物不斷地向上及往下發展。為了滿足大量人口 移動的需要,快速道路及捷運系統亦因應而生,在人口密集的都巿成為多層的空間結構。再者,巿區開 始往外發展,都巿周邊原先不適宜居住或使用的山坡地、低窪的行水區也陸續被開發利用,形成建築物 密集的社區,其結果是災害的威脅不斷昇高。總之,人口集中的都巿化現象,安全管理也不易落實,大 眾使用都巿空間頻率提高,使得其潛在的危險因子也大幅增加。 (六)建設關聯災害: 為了提昇生活品質以及達到區域均衡發展,並帶動整體經濟持續成長,政府不斷投 入大量經費,進行大型的公共建設,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核能電廠、工業園區、大型濱海工業區、 防洪計畫、污水排水系統等大規模工程的興建。這些重大建設改變整體國土利用的形態,造成土地重大 的負荷。在地質、水文等條件不佳的地區,山崩落石、洪水無法疏通等災害不時發生,不但造成工程維 護工作上繁重的壓力,也容易造成人員傷亡。 95年天然災害統計季報 1.第一季(95年1月~3月) pdf檔 2.第二季(95年4月~6月) pdf檔 3.第三季(95年7月~9月) pdf檔 4.第四季(95年10月~12月) pdf檔 災害圖片你可以到以下網址查看! http://www.epochtimes.com/b5/nf264.htm http://saferliving.info.gov.hk/chi/photos.htm http://www.ttepb.gov.tw/epplan/link006.htm http://www.tpec.org.tw/air-art/learn/learn020817.htm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其他答案


原來如此謝謝啦納莉颱風可說是歷年的侵台颱風中,最具傳奇性的一個了!她誕生於9月6日上午11時的宮古島附近海面,中心氣壓998百帕,受其北邊低壓槽的牽引而向東北移動。在此之前,台灣附近海域的溫度從七月底到九月初,已創下了14年來的新高-攝氏29度,水氣充足再加上高空輻散佳,非常適合熱帶氣旋的發展;而納莉生成期間,台灣附近的大氣環流變得十分複雜,種種的因素之下,使得她成為名副其實的“怪颱”!納莉中心穿越琉球後,北方低壓的遠離使得導引力量消失,便開始呈現滯留狀態。隨後華北的大陸冷高壓漸漸成為主導氣流,納莉開始偏西緩慢移動,強度持續增強。9月8日晚上,中央氣象局開始對台灣東北部海面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而納莉並於翌日晚間增強為一中度颱風。此時,在日本東南方海面上有一“丹娜絲”颱風正向西北西方向移動,納莉受到北方高壓及丹娜絲環流所帶來的北風所影響,有偏向西南行的趨勢;10日8時,納莉南移速度極為緩慢,幾乎又呈現滯留,氣象局認為24小時之內其對台灣附近海面仍不至於構成威脅,遂解除海上警報。處於大陸高壓及太平洋高壓間鞍形場的納莉,由於高層雲系往東北移,低層雲系往西南移,兩邊相互拉扯之下,雲層鬆散而減弱為輕度颱風;另外,丹娜絲颱風的靠近,使得她被牽引轉向東南再轉東進行。11日8時,納莉東行至北緯26度、東經126.8度,在吸收了大量的水氣、重新組織雲系之後,又再度增強為中颱,並以每小時4公里的慢速,往東轉東北移動;12日2時,其中心氣壓已降至960百帕,颱風眼清晰可見,但由於丹娜絲的逐漸遠離,納莉失去了較為明顯的導引氣流,再度滯留、原地打轉。13日,大陸冷高壓勢力增強,因滯留太久而再次減弱為輕颱的納莉開始回馬槍向西北西移動,且速度開始加快;20時,氣象局第二度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4日5時,納莉已到達北緯27.5度、東經125.4度,日本南方海面形成一冷心低壓,冷心低壓及大陸高壓的導引氣流,又將她帶往西南方移動,朝台彎北部前進,而中央氣象局也在15日2時針對台灣北部、東北部及東部陸地發布陸上颱風警報;20時,納莉第三度重整旗鼓,增強為中度颱風,從衛星雲圖上看,她的結構發展十分結實,足見水氣供應之足,風眼也較先前更為清晰。16日8時,納莉的150公里暴風圈開始接觸台灣東北部陸地,往後幾個小時,北部各地的風雨逐漸增強;21時,其中心在台北縣三貂角附近登陸,充足的水氣使得台北盆地自入夜後便大雨狂瀉。納莉在進入台灣陸地後,大陸高壓與太平洋高壓的勢力又呈現了均等的狀態,因此她的速度又變得緩慢,這使得其強度有明顯的減弱。17日5時,納莉再減弱為輕度颱風,然而雨勢卻不曾減少,龐大的降雨量又適逢大潮,讓大台北地區成為了水鄉澤國,基隆河水暴漲,沿岸等地甚至水淹達兩、三層樓高!台北市內許多精華鬧區亦無法倖免於難,相當罕見!17日下午,在台東東南方近海出現了一個副低壓中心,此系統與納莉相互作用之下,使得納莉的環流雨帶更為驚人;隨著納莉史無前例地南下橫掃,新竹、苗栗一帶也降下大量豪雨。18日凌晨,納莉的副中心逐漸消散,且其中心氣壓亦回升至998百帕,但因為這段時間內台灣上空仍屬於一明顯的鞍形場,這讓她一直在雲嘉南地區滯留、打轉,且能不斷吸收台灣海峽上的水氣,造成南部地區的傾盆大雨不斷,水患亦是頻傳!入夜後,北方大陸高壓開始增強而向西延伸,納莉逐漸偏西移動,23時其中心終於由台南安平出海。颱風中心停滯陸地長達50小時,實乃氣象史上之新猷!翌日17時,氣象局解除了納莉的陸上颱風警報,23時宣佈解除海上警報。俟納莉進入南海北部之後,其強度又略為增強,速度明顯加快至每小時19公里;20日上午,颱風中心在廣東汕尾附近登陸,造成些微災情,而香港天文台亦掛上了一號風球以戒備。21日的天氣圖上顯示,納莉已減弱為一熱帶性低氣壓,也宣告結束了她15天的長壽。納莉颱風的各項表現皆讓全球各氣象單位跌破眼鏡,中央氣象局的人員更是忙得人仰馬翻,從第一次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到完全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前後共64報!總計納莉肆虐全台造成了94人死亡、10人失蹤、265人受傷,其餘方面損失金額高達數百億元以上!此外,她還創下滯台時間最久、台北新竹嘉義最大單日降雨紀錄、由東北至西南侵台之怪異路線、四度增強減弱、警報次數最多等多項紀錄。如此氣象史上之怪颱,或許是百年僅見!參考資料:知識家自然界所發生的異常現象,一旦危害到人類的生命財產,或經濟活動時,就形成天然災害.人為活動常促發天然災害的發生.台灣的天然災害主要有山崩,土石流,地震,颱風,洪水等.分別說明如下:(1)山崩岩土層因為受到重力作用的牽引,順著斜坡向下移動的現象,通稱為山崩.如果滑動過程中沒有明顯的滑動面,只是由張力裂面掉落,稱為崩塌;如果滑動體是沿著滑動面發生剪切運動,就稱為地滑;如果滑動面呈碗狀的凹面,稱為弧形滑動;如果滑動面是一個平面,就稱為平面形滑動,最常聽到的順向坡滑動,就是一種平面形滑動,汐止的林肯大郡滑動就是一種順向坡滑動.觸發山崩的原因很多,包括長時間的豪雨,邊坡的坡度中等,約20度至60度左右(從水平面算起),岩土層的剪力強度不足,或者砂岩與頁岩的互層(砂岩在上,頁岩在下,以頁岩為滑動面)等.觸動條件包括豪雨,地震,坡腳被人為或河水所淘挖等等.(2)土石流土石流是發生在山區的一種含大量泥砂,石塊的暫時性急水流,土石的濃度約為0.3至0.7.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其運動特點是突然暴發,能量巨大,來勢兇猛,歷時短暫,且復發頻繁.在地形上可分成發源地,流通段,及堆積扇.發源地常呈凹地,三面環山,只流一個缺口與流通段相接;發源地提供豐富的土石材料,及適合於聚水的窪地.流通段是土石流流動的通道,可以是侵蝕溝,也可以只是一條凹槽;它常被土石流沖刷而拓寬,以及下切而刷深.堆積扇是山口的緩傾且開闊的斜坡,土石流的流速頓減,無力再攜帶土石,因此沉積下來而呈扇狀.扇頂位於山口,扇緣則呈弧形.土石流的啟動時間是當土石料源的含水量為其飽和含水量的1.176倍時,土石即開始液化而發生流動.形成土石流的必要條件主要必須要有豐富的土石料源,充分的降雨量及聚水條件,以及適宜的可供流動的地形.(3)地震當地殼受力時(如板塊的擠壓),在比較脆弱的地方岩層發生破裂,體積稍微膨脹,並且發生斷層,此即為震源之所在.每當斷層斷裂滑動時,長期累積下來的應變能即在瞬間釋放出來,並且以地震波(彈性波)的型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其所到之處便引起地盤振動,此即為地震的現象.其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稱為地震規模,地振動所造成的振動大小或破壞程度稱為地震強度.海底的地震如果規模大於6.3,震源深度淺於80公里,則很可能引起海嘯.全球的地震規律的分佈於板塊邊界,如分離邊界為淺震(淺於70公里),聚合邊界為淺,中,深震(最深為700公里),平移邊界為淺震(淺於50公里).台灣因為位於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的衝撞帶上,所以是個多震帶.地震常發生於活動斷層上或其附近,陸上的活動斷層最具破壞性.台灣的陸上活動斷層大多分佈於西部平原,丘陵與平原接觸帶,以及花東縱谷.(4)颱風颱風的形成是由於低緯度的洋面上局部濕熱的空氣,大規模的上升並釋放潛能,低空的空氣向中心流動,在地球偏轉力的作用下形成強烈的空氣漩渦;也就是在熱帶海洋上所形成的低氣壓.在颱風的範圍內,狂風暴雨,破壞力強烈.台灣位於西太平洋的低緯度,所以經常受到颱風的侵襲.人們唯有通曉防颱的常識,颱風來臨前,注意防颱,才有可能減輕災害,因為人力無法防止颱風的發生.(5)洪水當降水量超過土地及河流的吸納量,以致水位高過兩岸堤防,漫溢至河流兩側低平的泛濫平原,而形成洪水災害.當然土地也可能被海水倒灌,水庫潰決等原因而大片被淹.造成洪水的最大原因是長時間的豪雨;而豪雨常由颱風所帶來,也可能與季風,鋒面過境,鋒面滯留,或雷暴等有關.洪水可藉由水庫的興建,堤防的設置,抽水系統的建立,疏洪道的開鑿,截彎取直等工程方法得以減輕,但是人們貪婪的開墾土地,山坡地超限利用等,就會大為增加洪水發生的可能性.2007-11-0716:30:06補充:1996年的賀伯颱風,1999年的921地震,2001年的桃芝颱風,以及2004年的敏督利颱風,曾重創大甲溪流域,尤其由921的集集大地震所誘發的山崩,其新生率竟然高達88%,遠高於賀伯颱風的64%.而桃芝及敏督利颱風在大甲溪流域所造成的新生崩塌地分別為47%及49%(林冠瑋等,民國96年,台灣中北部河流集水區之山崩與輸砂量之關係:工程環境會刊,第81-95頁).2007-11-0716:30:59補充:以上的數字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崩塌地是由舊崩塌地復活而產生的.因此清查舊崩塌地常常是防災的一種有效方法之一.921大地震誘發的新崩塌地,產生了豐富的土石流料源,恐怕要經過多次的颱風豪雨才可能把這些鬆散的土石清光.由於台灣的地形陡峭,地質複雜,岩層破碎,地震頻繁,又具有充沛的雨量,充分具備了發生天然災害的必備條件,因此,台灣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好的一個天然災害防治之現場實驗室.參考資料:自己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105000016KK04985

3BAA02283C142BB6
arrow
arrow

    t37jr37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