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模版






標題

請問~拉丁美洲人是否包括?”墨裔美籍人和墨西哥人?”呢?


問題


請問~拉丁美洲人是否包括"墨裔美籍人"和"墨西哥人"呢?請告訴我yes或no並解釋清楚告知我謝謝!!能說出地理歷史淵源者為佳!!!(優先給點)


最佳解答


《拉丁美洲的自然環境》 壹、多變的地形景觀 決定拉丁美洲的地形景觀最重要的是來自於北美洲的新褶曲高山,這一南北走向的山地分割拉丁美洲的地表,並形成了下列幾項特徵: 一、構成中南美地形骨架: 一脈相連的高大山岳,共綿延11264公里,在墨西哥中夾高原與沙漠,往南形成中美地峽並落海造成明亮美麗的西印度群島;繼續南行而形成世界最長的安地斯山,為南美洲各河川的主要發源地。 二、形塑孤立的小區域景觀: 這一南北綿延的山地在中美洲被一些平原、低地、湖泊所阻斷,導致中美地峽地表十分破碎;並在墨西哥及玻利維亞中夾高原,形成南美洲東西往來的極大障礙。 三、結構成南美洲三大地形體系: 南美洲地形結構和北美洲是十分類似的。除了高聳入雲的安地斯山(Los Andes)外,在東部仍有少許老古高地,如圭亞納(Guiana)高地、巴西高原及巴塔哥尼亞(Patagonia)高原。夾於此兩地形間是盆地及低地,如奧利若科(Orinoco)盆地、亞瑪遜(Amazona)盆地及彭巴(La Pampa)草原,每一地形區受到高山與高地的隔絕而不易到達,有些地區現仍十分荒涼而人跡罕至! 四、組成環太平洋的火環帶: 北從墨西哥高原南到火地島分布著一連串的火山,是世界著名的火環帶,因此地震及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大地傷痕到處存在,使地形變得破碎而崎嶇。 貳、複雜的氣候特色 拉美氣候深受緯度、地形及風向影響。就緯度而言,從37°N到55°S,赤道通過南美北部,於亞馬遜盆地形成濕熱的雨林,而於巴西高原造成莽原。雖然熱帶氣候居多,但由於南美陸地形成倒三角形,故較缺乏溫帶氣候;但受四週海洋及多叢林的影響,氣溫變化並不大。 就地形及風向而言,高大的山地與高原,阻斷了東北信風夾帶海洋濕氣的輸送,導致中美地峽及西印度群島東部形成雨林氣候,而西部卻形成較長乾季的莽原氣候;由於墨西哥高原兩側的高山阻礙雨水的輸入,造成美墨交界處廣大的沙漠。高聳的安地斯山形成垂直分布的氣候與植被,並阻斷東南信風雨水的輸入,而於智利北部與祕魯西部沿太平洋帶造成沙漠。 參、強烈的地域色彩 在上述的自然環境背景下,拉丁美洲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每一隔絕區域又因其歷史與開發背景而形成了強烈的地域色彩。茲將拉丁美洲分為四大自然區來分述其地理特色。 一、 墨西哥高原及中美地峽 這條連絡南北美洲的狹長通道(ISTHMUS)可分成三大地區:第一是由一連串南北走向的火山群所組成的中央山地,分列兩側的是太平洋低地平原及加勒比海低地平原。後者較前者寬廣,大部分的河川由西向東注入加勒比海,有利於將內陸農產品運至沿海港口輸出。 二、 加勒比海區 由佛羅里達半島到南美洲北部,順時鐘方向陳列的數千個小島,統稱為西印度群島(West Indies)。西印度群島又可分為大安地列斯(Antillas Mayores)及小安地列斯(Antillas Menores)。前者有古巴島(Cuba)、牙買加島(Jamaica)、伊斯班紐拉島(Hispa?ola)和波多黎各(Puerto Rico);後者為火山及珊瑚礁所構成的島嶼。雖然北迴歸線通過本區,但因信風吹拂與海洋調解,氣溫並不炎熱。值得一提的是,本區正位於夏季颶風行進的路線上,加上不定期的火山噴發及地震,使本區常飽受自然災害之苦。 三、 南美洲安地斯山地區 安地斯山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北從加勒比海,南到南美的最南端,共綿延88541.4公里。在祕魯及玻利維亞處寬達805公里,最高峰阿空加瓜峰達6705.6公尺(Cerro Aconcagua,位於阿根廷及智利交界)。許多通道也多高達3000公尺左右,構成太平洋岸地區和南美其餘地區往來的障礙。 位於此山區的西側是沙漠與海岸平原,東側卻是河流所沖積形成的平原與雨林低地,氣候與天然植物隨著高度而有明顯變化。垂直分布的土地利用帶則產生垂直貿易(Vertical Trade)的現象。 就如同拉丁美洲其它地區一樣,這一區域的地域性更加明顯。山地的阻隔導致區域間交通網的建立幾不可能,雖然有金銀錫銅等貴金屬礦,但因運輸困難而開發較少。 四、 南美大西洋地區 佔南美陸地面積三分之二的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及巴拉圭有一共同特徵,即和大西洋有密切關係,除巴拉圭外,其餘三國皆面臨大西洋。 具有可航性的河流是這個區域另一特徵,靠著亞馬遜河,殖民者可深入熱帶叢林中;通過巴西高原放射狀水系,則可將高原內陸物產及天然資源運到沿海出口。 《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 今日散佈在廣大空間中仍有許多印地安民族以游耕與採集維生,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所發展出來的生活方式也就大異其趣: 一、酋長部落(The Chiefdoms):分布於安地斯山區祕魯、厄瓜多及哥倫比亞境內。如同印加帝國的組織,這類部落有明顯的社會階層及宗教儀式,因為大都位居高山,所以發展出精密的灌溉農業與梯田技術,種植玉米、蕃茄、樹薯、豆類等作物,部落間的貿易相當盛行。 二、雨林部落(The Tropical Forest Villagers):這類印地安原始部落分布於亞馬遜盆地及巴西東南沿海;巴拉圭、巴拿馬、小安地列斯群島及哥倫比亞低地區。由於環境負載力低,無法有剩餘糧食,因此他們大多缺乏社會階層、宗教組織及政治結構。他們大多以游耕的方式種植玉米、樹薯及熱帶水果蔬菜,在叢林中捕抓野豬、天竺鼠和鹿、或在河流旁捕魚。除了主要河流旁有較大型聚落外,其餘的部落大都散佈在寬闊的叢林中。 三、採集部落(The Hunting and Gathering Nomads):這些部落散佈在雨林邊緣的莽原區或草原區,如巴西高原、彭巴草原、大廈谷及巴塔哥尼亞高原等地區,他們大都以採集野果、捕魚打獵維生。因人口少、生活技能低落、貧窮及社會組織原始導致這些民族大都瀕臨絕種。 《拉丁美洲三大文明》 一、 印加古文明 1519年西班牙人登上墨西哥,一路上看到許多很奇怪但又似曾相識的文化景觀:城鎮中的街道與廣場;具對稱性的石製宮殿與金字塔;青蔥的灌溉園地;許多人背著藍子,裡頭有食物、精緻陶器、羽飾及皮革、皮毛;這些居民穿著鮮艷的織衣,並且佩帶光亮珠寶……這些景觀為我們描述出早期拉丁美洲印地安人的文明成就。 印地安古文明中首先必須提到的就是古印加帝國(Inca Empire)。早在西班牙人未到達南美洲之前,印加人便已建立一南北橫跨安地斯山的帝國組織。印加帝國在崎嶇的山區發展了高度的文明,如縱橫南北的道路、傳遞消息的驛站制度以及梯田等。印地安人以飼養駱馬為主,駱馬除了提供食衣需求之外,也是主要的運輸工具。不過,以人力肩挑步行為主的生活方式到現在也還一直影響著目前的祕魯人民。 在後冰河初期,居住在海拔3000至5000公尺高原上的安地斯居民,除了狩獵活動,他們也採集高原或山谷間的植物纖維來製作繩或籃等生活工具。西元前6000年,他們開始在溫度較高的溪谷間種植農作物,到了西元前3000年則出現了漁撈及栽培植物的生活方式,並藉由栽種棉花及採集毛料來製作高級的纖維製品。西元前2000年,印加文化出現了大規模的祭祀建築,他們在溪谷間的高基壇上架設了石造建築物,同一時期在海岸地方也開始建造平台建築衍生的石造基壇,以及圓形半地下式廣場等。 二、 馬雅文明 馬雅(Maya)文明是拉丁美洲最古老而充滿神秘色彩的文明,其文明繁榮的區域包含墨西哥東南(包括猶加敦半島)、瓜地馬拉的大部分、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西部。其中猶加敦半島為馬雅遺址分布的主要區域,其位於南部熱帶雨林中的迪加爾古城(Tikal),有非常宏偉壯麗的建築群。此城興起於馬雅古典期(西元300-900年),曾經是盛極一時的宗教、經濟和政治的核心,但不知何故在古典末期突然被放棄,馬雅文明隨之衰落毀滅,終至被濃密的叢林所覆蓋長達五百年之久。從迪加爾遺留的許多建築、雕刻、石碑、祭壇、出土陶器、玉器飾品等,使人對古代馬雅發達的天文、數字、曆法、象形文字以及精確而高度技巧的建築技術,發出由衷的讚嘆。 馬雅文化的歷史可分文三個時期:前古典時期、古典時期和後古典時期三個階段: (1)前古典時期(B.C.2000-250A.D.):馬雅低漥地區村落的生活可追溯至西元2000年前,考古學家稱為前古典時期的早期,當時村落大小和數目穩定成長,並有範圍極廣的貿易網。 (2)古典時期(250-800A.D.):是馬雅文化的黃金時期。此時期人口大量增加,密集村落散佈在廣大的地區而形成許多繁榮的城市,迪加爾(Tikal)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在叢林地區的心臟地帶孤立的生活著,農民在城外採取焚林的游耕方式種植玉米,此外也在山區將大片的沼澤地開闢成梯田,以增加田地面積。由於不斷上升的人口壓力,故而形成爭奪土地、佔領資源和貿易的競爭。西元700年左右的迪加爾可能是當時低漥地區最大的城市,大約有五萬人口,是一個以擁有高聳金字塔著稱的宗教城市。 (3)後古典時期(8-16世紀):此時期的文明中心點從南部低漥地區轉移至北部低漥地區,其重新配置的原因據推測可能是氣候的變化、疾病流行、突然的地震災害及統治階層與農民間的衝突等,也可能是古典時期人口不斷的增加而糧食短缺。15世紀馬雅城邦開始衰落,部分的原因是政治上的陰謀和鬥爭。西班牙探險者在16世紀初期由沿海接觸到馬雅的低漥地區,經過長期的戰爭在1542年統治猶加敦半島。西班牙人的殖民政策改變了當地的宗教信仰,加上當時歐洲傳染病的傳入,導致人口大量的減少,馬雅盛世因而完全消失,但是馬雅的種族、語言和許多風俗習慣仍保留至今。 三、 阿茲特克文明(Aztecas) 西元14世紀中葉在墨西哥高原上發展出有別於馬雅的另一印地安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其建立者為來自墨西哥西北方高地的Mexica人,此支印地安人說Nahuatl語,定居之後,即由鄰近地區不斷吸取如宗教、建築、手工藝、文字等文化要素,在加入自我特色後而形構出阿茲特克文明。帝國中心在Tenochtitlán(Nahuatl語,仙人掌生長地),15世紀中葉之後,勢力達到空前,疆域東起墨西哥灣,西至太平洋岸,向南已達今日的瓜地馬拉。更遠的地區,則以進貢的方式,表示順服。 1519年,西班牙人進入阿茲特克首都Tenochtitlán後,即被此人口超過20萬帝都的氣勢震驚。Tenochtitlán為Texcoco湖中一小島,島上有運河穿梭,與陸地有三條大壩聯繫。城中心有雙神殿,祭祀雨神Tlaloc和日神兼戰神的Huitzilopochtli,每日市集盛況可比擬君士坦丁堡或羅馬。讓西班牙人特別吃驚的是當地人利用草管編織成漂浮於湖邊水面上的菜園(Chinampas),阿茲特克人在其上種植玉米、豆類以及其他的糧食作物。西班牙征服者Hernan Cortés(1485-1547)曾用讚嘆的語氣描述過此城。 阿茲特克的滅亡與他們殘忍的活人祭有關。隨著帝國勢力的擴張,為了繼續討好戰神Huitzilopochtli,每年活人祭人數在1-2萬人之間。祭司活生生的將犧牲者開膛剖胸,取出心臟,祭祀戰神。另外,為了博取司繁殖與春季神祇的歡心,則將犧牲者(大部分為戰俘)活生生的剝皮。至16世紀時,幾乎也無任何戰爭,然為了活人祭,阿茲特克人絞盡腦汁,想出新戰爭點子,例如到已經臣服屬地,為了搶奪花卉而戰,以獲取戰俘行活人祭!此一活人祭祀習俗,導致許多已臣服的部落開始反阿茲特克而和西班牙征服者結盟。另外,由於阿茲特克相信白膚色的神Quetzalcaotl將由東方海上重返人間。所以當時國王Moctezuma II.視帶著500名士兵進城的Cortés為神人,並未與之對抗。因此當阿茲特克人發現西人的實際動機時,為時已晚。Cortés與500名士兵,結合城外與之同盟的印地安部落,俘虜了國王並拿下城池。 1521年西人將城毀掉,並在此城遺址上興建了未來的首都墨西哥城。 《外來者的征服與殖民》 1493年當哥倫布第二次航行到拉丁美洲時,船上滿載著舊世界的器具與動物,如:種子、刀具、檸檬、橄欖、葡萄、甘蔗、馬、豬、雞、羊等,代表這些東西背後的槍砲、宗教、傳染病、制度則徹底地改變了拉丁洲的地景與文化! 1493年教皇在西班牙政府的要求下,為西葡兩國在海外探險所得的殖民地劃了一道並不很清楚的分界線。這條線保證了葡萄牙在巴西的利益,也讓西班牙獲得菲律賓的宗主權,從此西葡兩國的探險家就積極的在新世界展開冒險的事業。 事實上,西葡兩國的海外探險以追求財富為主要目標,為了滿足歐洲廣大市場對蔗糖的需求,便在氣候適合的安第列斯群島及巴西大肆種植甘蔗。由於印地安人的大量死亡,使西班牙人不得不從西非運進大量黑人充當奴隸。裝滿槍彈、酒類的巨大帆船由歐洲啟程先到非洲,再航行到西印度群島,換得滿載的黃金、銀礦、蔗糖後回航歐洲。 西葡兩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是全面的。三百年的殖民,讓這一區的主要語言是拉丁語,90%的居民信仰天主教,更重要的是創造一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導致社會階層的分化,埋下日後貧富巨大差距的遠因。 關於西班牙與拉丁美洲的關係,可參考「西班牙與拉丁美洲關係的回顧與展望」。 《現代化的開展》 壹、 獨立與動亂 由西班牙所建立的殖民制度,在西班牙帝國的瓦解及美法革命成功的鼓舞下,終於在19世紀的拉丁美洲產生了漫衍的獨立運動。雖然政治上獨立了,但卻留下廣泛的變動與不安。拉丁美洲新獨立的國家因領土問題發生一連串戰爭,教會與公務組織也因此被破壞。早期因西班牙皇室所賜封的大地主為保衛並爭取利益,開始以軍人獨裁面目出現,屢屢發動政變篡取政權。19到20世紀初葉的拉丁美洲,可謂陷於一聯串的陰謀、派系、政變、反政變的混亂中! 在一連串的破壞下,拉丁美洲各國雖然政治上獨立,在經濟上卻沒有改變,仍然是以初級產業為主要的經濟型態。獨裁者為保障自己的權力,不斷地向外借款,並利用外國技術積極地開採資源以供輸出,而各外商或外國政府也經由此深深介入拉丁美洲各國的政府決策,導致政商勾結。早期的殖民帝國以另一型態出現,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在上述背景下,許多拉丁美洲國家面臨了許多問題:政府貪污、軍事叛變、毒品交易、極端貧窮、企圖政變、警察殘酷、高脹賦稅、高失業率及高通貨膨脹等問題。 貳、經濟發展階段 19世紀初葉,拉丁美洲各國在獨立後面臨的是戰爭的破壞與大規模的政治動蕩,與前殖民母國的貿易商務也呈現停滯的狀態。一直到1850年以後,拉美各國在外資的帶動下,才開始致力於從事經濟建設,特別是發展對外的貿易。 一般研究經濟發展的學者將拉丁美洲獨立之後的經濟發展分為四個時期:首先是1880年到1930年的商品出口時期(commodity export),其特徵是出口未精製或半加工的原料。1930年至1960年代拉丁美洲國家進入第一階段進口替代工業化(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時期。各國政府對內推動工業化,扶植本國製造商生產基本消費財;對外則採取了各種關稅與非關稅壁壘政策,保護本國幼稚產業。1960年代,在南北對抗(South-North Confrontation)的國際背景下,拉美開始進行第二階段進口替代工業化。阿根廷與巴西、智利等國簽署蒙特維多條約(Treaty of Montevideo),成立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期望透過區域整合的途徑建立橫向與縱向的分工體系,發揮互補的作用。1982年墨西哥的債務危機暴露了ISI的弱點,在沒有外在競爭壓力下的「內向發展」(inward development),產生了無效率的國營企業,經濟成長不進反退。所以1980年代又被稱為「失落的十年」。 拉丁美洲國家戰後的經濟發展歷經了四個階段。從總体上看,50年代的發展比較順利,進入80年代以後,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普遍陷入比30年代更嚴重的危机。回顧這一段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出,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自身所擬定的發展策略、經濟政策有密切關係,但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動也一直影響各國的經濟情境。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65年,是戰後拉丁美洲經濟發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進口替代的工業發展措施已成為各國普遍性的現象。拉丁美洲國家在二次大戰期間積累了較多的資金,据18個國家的統計,黃金和外匯儲備由1933年的7.5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31.4億美元;戰後初期由於拉丁美洲的仍需大量的工業品進口;加上各國普遍著重以民族工業,因而產生快速的工業化。在策略方面,受到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的發展理論和部分拉丁美洲國家戰前的經驗影響,以進口替代為發展的主要策略。這個策略確立了未來發展的主軸,也同時產生了「內向發展」的工業化模式,即發展民族工業主要是以國內市場為主,以替代國外工業品進口;同時也決定採取保護措施,以避免外來工業品的競爭;還規定了工業內部的發展順序,因為進口替代的方針必然是首先發展普通消費品生產,即輕工業,然後逐步向發展重工業過渡。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拉丁美洲國家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1.普遍採取高投資、高增長的方針;2.鼓勵公共部門与私人部門結合。公共部門不僅在交通運輸、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方面大量投資,為私人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且直接經營大批生產企業,導致國家資本主義迅速發展;3.積極利用外國投資,力圖通過与外資合作彌補國內資金不足,加速某些新興工業的發展,盡快提高本國的技術水平与管理水平;4.強調發揮國家的經濟職能。在市場經濟体制下引進計劃機制,力圖減少盲目性与自發性,并通過國家制定政策協調投資方向和利益分配,推動文化教育、科研与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拉丁美洲在這個階段的前期發展比較順利,進入50年代以後遇到一些內外的不利條件。從外部看,一是在韓戰結束之後,國際市場對拉丁美洲初級產品的需求下降;二是在這個階段中,國際上主要的資本輸出國美國的海外投資集中于西歐和日本,對拉美的投資很少。從內部看,拉美國家因上述外部因素造成資金來源困難的情況下,普遍採取膨脹性的財政政策,力圖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結果引起通貨膨脹。于是,拉美國家又轉而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協議,執行穩定經濟計划,以爭取獲得資金支持。一般普遍認為,當時拉美國家遇到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們採取的模式的局限性:過份強調"內向發展"引起諸多不利後果。例如,對工業保護程度過高,影響了企業的效益和工業品的競爭力;一些工業化起步較早的國家國內消費品市場出現相對飽和,而出口商品結構還和以往差不多,因而內外市場都受到限制;相反國內工業愈發展,對進口机器設備和原材料的要求愈高,必然出現對外支付困難,而且經濟增長速度越高,資金短缺就越嚴重。因此,60年代初,拉美國家紛紛致力于推動地區經濟体或共同市場,力圖擴大市場,增加本地區國家之間的貿易。但這种努力只取得了局部的成功。 1965-1973年為拉美國家戰后經濟發展的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中,隨著西歐、日本的復興,世界經濟出現繁榮局面,國際貿易迅速增長,發達國家對外投資增加,生產國際化過程加快,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起來。國際經濟環境從總体上說對拉美國家有利,此外美國為了遏制古巴革命勝利的影響,于60年代初期開始推行「爭取進步聯盟」計劃,增加對拉美地區的資金供應,支持拉美國家進行某些變革,如土地改革等,根据國際環境的變化和前一階段出現的問題,拉美國家進行了一些政策調整。1.大力推動工業化發展,一方面加強以鋼鐵、化工為基礎原材料生產;另一方面,不少國家把發展汽車和家用電器耐用消費品生產作為工業部門的領頭產業。2提高對農業的重視程度,力圖緩解市場供應。如增加對農業的灌溉、運輸等基礎設施的投資等等。一部分國家還進行了規模不同的土地改革。3.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放寬保護政策,提高初級產品出口的加工程度,增加製成品出口,把替代進口和鼓勵出口結合起來,並繼續推進地區經濟體或共同市場;4.對外國資本採取積極利用与适當限制相結合的政策,對外國資本的投資領域、利潤匯出、抽回資本年限、以及合資企業的股權比例等均作出相應的規定;在開發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領域則普遍採取了國有化措施。 這個階段國際環境野相對有利,西歐、日本的興起使拉美國家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領域擴大;國內政策的調整也比較及時,因此拉美國家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呈現出很大的活力,在經濟領域民族主義表現得也較為強烈。1965-1974年,拉美地區經濟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為6.7%,是戰後經濟增長最快的階段。其中,巴西在1968-1974年期間的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10.1%,被譽為"經濟奇蹟"。同時也可看到,由于不少拉美國家產業政策的失當,如過分偏重于發展耐用消費品生產,使跨國公司在拉美的勢力有了很大的擴展,而且跨國公司的投資呈現出向製造業部門集中的明顯趨勢。拉美國家在技術、設備、資金方面對外部的依賴程度并沒有降低。 1974-1981年為拉美國家戰后經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1973年石油危机爆發以后,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經濟停滯与通貨膨脹并發的局面,反映出6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繁榮的階段已經過去,國際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石油危机對拉美國家的衝擊是相當大的,除委內瑞拉、墨西哥、厄瓜多、千里達和多巴哥等少數石油出口國以外,其他拉美國家大部因油价暴漲而面臨支付困難,因為這些國家自50年代以來也形成了以進口廉价石油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70年代中期,跨國銀行在國際上的作用日形突出。大量"歐洲美元"以及石油輸出國巨額的貿易順差,造成了國際資本市場充裕的資金供應。與此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因陷入"滯脹"而減少資金需求,于是,大量資金便湧向發展中國家。拉美國家被國際商業銀行視為經濟前景良好的國家,成為它們放貸的重點對象。當時國際商業銀行放貸的名義利率不高,而國際上通貨膨脹率比較低,因此貸款的實際利率很低,對借債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此情況下,拉美國家不論是石油進口國還是石油出口國,几乎無一例外地都大量舉借外債,力圖繼續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不過,這一階段拉美各國所實行的經濟政策卻有很大的不同。巴西繼續執行替代進口与擴大出口相結合的方針,把大量資金投入能源建設、擴大鋼鐵、石油化工和机器設備等生產部門,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增加了製成品的出口,同時對進口實行比較嚴格的限制。墨西哥因為發現的豐富的石油儲藏,採取集中力量發展石油工業的政策。智利、阿根廷等國推行以貨幣主義政策為中心的經濟改革,強調工業必須提高效益,面向國際市場,讓工業企業根据發揮較優勢的原則在國際競爭中優勝劣敗。因此,在大力推行國營企業私有化的同時,大幅度降低關稅,開放國內市場。結果,許多中小工業企業因敵不過外來商品的競爭而關閉,引起工業生產的嚴重倒退。此外,大多數拉美國家在這個階段都出現放寬進口、特別是消費品進口,貿易赤字逐年加大,金融投机活動蔓延,通貨膨脹加劇,貨幣連續貶值,資本外逃等現象。舉借外債成為拉美國家的主要資金來源。生產投資、國際儲備、平衡貿易收支、支付債務利息和外資利息,几乎都靠借債來解決。中央政府借債,地方政府借債、私人企業也借債,一時間借債失去控制,1970年,拉美的外債總額為700億美元,198年激增至2754億美元,其中2/3左右是按浮動利率計息的。1981年拉美國家支付的債務利息已占當年出口收入的26.4%,遠遠超出當時國際上公認的債息支付額占出口收入20%的臨界限度,因此,拉美國家雖然在這個階段仍取得較高(5.1%)的經濟增長率,但是,由于在石油危机之后沒有採取相應的調整措施,加上在外債問題上嚴重失控,終于導致80年代以債務危机為中心的嚴重經濟危机。 從1981年起,拉美國家進入戰後經濟發展的第四階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西方發達國家再次出現經濟衰退,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強,國際貿易市場上初級產品需求不振,國際金融市場上利率上浮,整個國際經濟環境於拉美國家十分不利。以墨西哥為例,墨西哥在上一階段集中力量發展石油工業,石油產量與出口量迅速增加,并帶來短期的經濟繁榮,但是,這一發展方針引起國民經濟嚴重比例失調。1981年國際市場上石油供給過國民經濟內部嚴重的比例失調。1981年國際市場上石油供給過剩,油价下跌。墨西哥因出口受挫,國際收支出現ll7億美元逆差,不得不在這一年內舉借149億美元的外債。1982年墨西哥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貨幣連續貶值,物价急劇上漲,私人資本大量外逃,外匯近于枯竭,而負債總額已超過8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之一。8月中旬,墨西哥財政部長前往紐約,向美國銀行界通報墨西哥已無力償還到期的債務本息,要求緊急提供緊急財政援助以緩解支付危机。1982年8月墨西哥債務危機的爆發是80年代拉丁美洲經濟危机爆發的標誌。 肆、拉丁美洲的農業現代化 戰後拉丁美洲農業部門的演變以資本主義現代農業企業的發展較快。因此當前拉丁美洲的農村是資本主義農業企業與一家一戶的小生產為特點的"傳統農民農業"并存的局面。據估計,目前拉美地區的資本主義農業企業約有300萬到400萬農民;農民的小生產單位約有有1300萬至1400萬個。這兩种農業經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現代農業是适應拉美國家工業化与現代化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商品農業,既提供工業原料和城市居民食品來源,又生產大宗出口農產品,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現代農業企業在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成為拉美各國政府發展「綠色革命」、改革技術、加強基礎農業建設與投資的最大受益者。在機械化程度與使用現代化農業投入方面水平也較高,在產品的加工、銷售與借貸資金等領域與本國工商業、跨國公司之間也存有廣泛的聯繫。農民個體經營的小農普遍存在著規模小、勞動力不能充分就業、生產方式落後等特點,然而這種農民卻是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農民維生的方式。 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農業土地制度並沒有產生重大變革。因此,農村中原來普遍存在的高度土地集中所形成的大地主與小農戶并存的雙重結構,逐步由現代農業企業與農民個体小農業的雙重結構所取代。這個變化說明,現代農業企業確實有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昔日的大地主演變而來,但這並不等於說拉美農村中具有前資本主義特點的大地主已不復存在。這是一個農村莊園經濟逐步資本主義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力一方面對農民產生一種排斥作用。例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農民的個体小農業處于更加不利的境地;無地、少地的農民雖然逐步擺脫了過去對大土地所有者的某種人身依附關係,但隨著現代農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他們的就業更加困難。戰後幾十年間,不少拉美國家力圖通過土地改革來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其中墨西哥、玻利維亞、瓜地馬拉、秘魯、智利等國的土地改革都具有較大的規模。据估計,60年代和70年代,拉美通過土地改革或墾殖計劃獲得土地的農戶都超過100萬戶。以秘魯為例,1963-1976年間,土改受益農戶達到全國農戶總數的32%,分配的土地佔全部土地的42.4%。但是總的來說,拉美地區土地改革的成效都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單純的土地改革並不足以讓農民擺脫貧困,因為農民即使有了土地,如果得不到相應的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還是難於對土地進行有效的經營。因此,一般認為,光有土地改革是不行的,應當進行包括土地改革在內的系統農業改革。另一方面是政策變化無常。拉美國家因政局變化而使土改中斷、甚至全部倒退回去的情況在戰後己多次發生。再次,是拉美國家的土改常常遭到大地主抵制和反對。政府通常要靠發行債券向大地主征用土地分給農民,不能不使士改的規模受到局限。 由于拉丁美洲戰後的農業發展存在著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在總体上的不平衡,因此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尺度去衡量整個地區或每個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水平。據統計,70年代末,拉美地區共有拖拉机90万台,自動脫粒机12.6万台,平均每台拖拉机承擔的耕地面積由50年代初期的361公頃降至125公頃;每年化肥施用量到530萬噸,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年平均增長10%以上;灌溉面積達到1393万公頃,比40年代末期增加1倍。但是,這些農業机械、現代農業投入以及生產條件的改善,主要集中於現化農業部門,從而更增加了現代農業与傳統農業之間的差異。一般估計戰後拉丁美洲農業生產的增長,只有1/3來自于農業的技術進步,2/3是由擴大耕地面積來實現的。1950-1977年,拉丁美洲耕地面積增加了4300万公頃,達到9600万公頃。 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間,拉丁美洲農業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5%,遠遠低于工業(6.4%)的增長速度。農業內部的發展很不平衡,部分經濟作物發展較快,而糧食生產發展緩慢。由于人口成長過快,從70年代起,拉丁美洲糧食短缺的現象日益嚴重。1970-1980年,拉丁美洲以每年超過10%的增加比率進口糧食,與此同時,拉丁美洲農產品出口佔總出口值比率卻不斷下降,由1950年的21%降至1982年的14%。 伍、貧富不均 1975年,拉美地區20%收入最低的家庭在總收入中占的比例僅為2.3%,而10%收入最商的家庭在總收入中占的比重為47.3%。在1960年至1975年這15年中,上述20%的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長只占總收入增長中的3.2%,而上述1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長占了總收入增長的45.3%。收入分配不均的狀況由此可見一斑。阿根廷(1970年)、哥倫比亞(1972年)和洪都拉斯(1967年)的人均國民產值分別為1208美元、575美元和275美元。當時這3個國家的收入分配狀況是:阿根廷20%收入最低的家庭占總收入的4.4%,10%收入最高的家庭則占35.2%;哥倫比亞上述這兩個比例數分別為2%和50.1%;洪都技斯上述這兩個比例數分別為2%和52.2%。拉美經委會根据這個統計資料指出的估計是,拉美在70年代初期有40%的家庭收入不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這40%的家庭的總人口約為1.1億人,其中約5400萬人完全處于貧困狀態。國內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家庭占家庭總數的比例,洪都拉斯高達45%,巴西、秘魯均為25%,低于10%的只有阿根廷、智利和哥斯大黎加3國。一般地說農村處于貧困線以下的家庭占的比例比城市高得多,例如,巴西農村處于貧困線以下的家庭占42%,洪都拉斯農村則占57%。城市中的貧困階層主要集中在第三級產業部門,例如,在薩爾瓦多,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水平的勞動力中,80%在第三級產業,這個比例數在亞松森為83%,在聖多明各為77%,在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城市中均為73%。進入80年代以后,拉美國家由于受到經濟危机的影響,人均收入水平一般認為倒退10-15年。更加重貧窮色彩。 陸、不均的問題 戰後拉美國家經濟發展過程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之一是發展的不平衡性。在拉丁美洲,國家與國家之間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差距是相當大的,而且這種差距呈現者不斷擴大的趨勢。不過,這种差異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國基本國情的差別所決定的。拉美國家戰後過分偏重於發展工業而忽視發展農業,造成農業發展與工業化極不適應,形成日益現代化的城市与依舊處于落后狀態的農村之間的強烈對比,大批農村人口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在農村,現代農業与傳統農業之間生產水平差異懸殊,少數農業發達地區与多數農業落後地區之間社會經濟狀況的差別越來越大,在城市,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工業部門與人數眾多、不能充分就業的第三級產業部門並存;工業內部現代化程度相當高的企業与生產技術水 平很低的企業以及手工業並存。上述現象固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過程中難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對于某些政策因素造成的影響也不可忽視。例如,在拉美國家較為普遍地存在著把工業化等同於現代化的思想,因而強調工業發展而忽視其他;在工業化過程中則偏重于消費材的生產而相對地忽視生產材的生產,加上在技術 政策方面偏重於引進而忽視研究與開發,因此,工業雖然有了發展,但工業自身的裝備能力和為其他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能力較差,等等。顯然,這种不平衡性遠遠不只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某些比例失調,而是由拉美國家的發展模式、以至社會經濟制度造成的不平衡的發展,有些學者甚至稱為畸形發展,經濟領域中的這種嚴重的不平衡性必然反映到會領域中來。不少居民集團獲得了類似於發達國家的生產水準,能參與決策並進而取得了經濟、政治與社會權力;然而,大多數人卻處于被排斥的境地,他們僅僅獲得技術進步成果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可見,在這些國家,工業化進程可以造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力,但終究不能造就出一個平等的社會。 《新世紀拉丁美洲情勢簡介》 2000~2001年 邱稔壤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二所副研究員 一、基本情勢 祕魯總統藤森從一九九○年當選總統至兩○○○年總統改選,已是南半球在位最久的民選總統。藤森在執政十年後,意圖競選其個人第三任總統職務,不但在國內反對聲浪高漲,在國外也引起歐美各國的抵制。藤森為維繫個人權位於不墬的強勢做法,終究使其於今(89)年七月二十八日強行宣誓就任總統職務後,仍然因為九月中旬爆發的情治風波而必須提早下臺。無獨有偶,藤森走的是自由經濟路線,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卻斷絕自由經濟,走向個人獨裁。由於藤森的「民主獨裁」原被認為是南美民主轉型的參考模式,而查維茲則是道地的拉丁民族主義者,祕魯和委內瑞拉政局發展已為國際社會所關注。不過拉丁美洲獨裁者也面臨史無前例的司法挑戰,不但巴西國會要求審判住在巴西里亞的前巴拉圭獨裁者史托斯納爾,在阿根廷曾獲特赦的前獨裁者韋德拉亦再度被捕,智利強人於倫敦蒙難後,雖未被引渡至西班牙,卻於返國後遭受刑事調查。顯然拉丁美洲民主化的風潮,已面臨新的轉折點。 二、 主要演變 從整個九○年代來說,拉丁美洲經濟增長率已達3.3%,遠高於八○年代的1.2%。二○○○年拉丁美洲的經濟成長率高達4%,遠高於一九九九年的0.3%。一年前經濟面臨崩潰邊緣的拉丁美洲各國,在今年的復甦腳步超過一般預期。拉丁美洲出人意料之外的復甦並非結構改革的成果,而是憑藉外在力量的幫助。亞洲與歐洲的復甦帶動了原油與銅的需求,來自國外的直接投資,則直接挹注於電信業,促使經濟成長腳步加快。不過拉美地區人民儲蓄率不高,部分國家過度仰賴外資,成為決定拉美經濟前景的重要因素。拉美地區全年共吸收574.1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去年則高達770.47億美元。目前外國直接投資主要來自美國和歐洲,美國除了轉投資汽車、電子、成衣等產業,亦收購電力、天然氣和電信等企業。佔歐盟國家在拉丁美洲地區投資一半的西班牙,其投資主要集中在石油、電信、銀行和電力企業。 今年拉美地區除烏拉圭和阿根廷以外,其他拉美各國皆呈正數增長。烏拉圭全年經濟成長率粗估為-1.0%,阿根廷的經濟成長率則為零。拉美全地區今年出口額增長20%,進口額則增長17%。外貿赤字則由去年的一九○億美元,降至今年的一三○億美元。不過接近9%的失業率和實際收入不及經濟成長,已成為拉美地區的嚴重問題,預計二○○一年拉美地區經濟成長率將會下修至3.8%。不過美國經濟是否「硬著陸」,卻關係工業強國資金是否繼續流向新興國家。而阿根廷貨幣盯住美元的做法,已使該國貨幣過度升值。阿根廷亟需推行結構改革,以促使衰退已兩年的經濟恢復成長。由於阿根廷短期內有發生金融風暴的可能,一旦這個拉丁美洲第二大經濟體無法償債,將會在其他新興市場引發危機。 三、 潛在問題 古巴小男孩伊利安在一九九九年感恩節於海上單獨獲救的事件,成為美國政府與古巴政府間、古巴政府與古巴裔美國人間、古巴裔美國人與美國政府間在二○○○年折衝樽俎的焦點。伊利安事件不但引發美國和古巴對難民潮、移民政策和經濟禁運等問題的討論,同時也成為美國與古巴雙邊關係的潤滑劑。迄柯林頓與卡斯楚於今年聯合國領袖高峰會握手致意,伊利安事件在美古雙方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已非單一事件所能比擬。 雖然美國境內籲請柯林頓於卸任前到古巴訪問的呼聲不斷,不過在冷戰期間與古巴交好的前蘇聯,其繼承者俄羅斯卻已先行向古巴示好。俄羅斯總統普丁於十二月十三日抵達古巴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這是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統首度走訪古巴和拉丁美洲。普丁出訪前即表示,他對古巴的訪問應可促進俄羅斯在拉美地區的地位。對古巴來說,兩國恢復歷史邦誼,既可鞏固卡斯楚的國內地位,又可擴大在第三世界的發言份量。普丁和卡斯楚在十二月十四日的歷史性會晤中,不但共同譴責美國稱霸世界,兩人並保證重建冷戰時代的關係。顯然俄羅斯將以古巴為前進基地,擴大在拉美地區的政治影響力。普丁此行提供兩個潛在問題的研究方向:1.俄羅斯將來是否可能運用前蘇聯在古巴的飛彈攻擊預警站,以反擊美國的「全國飛彈防禦系統」。2.俄古交好對後冷戰時期即積極拉攏與拉丁美洲國家關係的中共,是否具有排擠作用。 四、 與我關係 政府一向透過高層互訪,鼓勵投資、技術援助等方式,增進我與拉美邦交國的交流與合作。基本上,我拉美友邦皆集中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因此我與中美洲友邦元首高峰會即受政府高層重視。而台灣在去年分別成為「中美洲議會」與「中美洲國會議長論壇」兩個區域組織的觀察員後,又於今年二月一日正式成為「中美洲統合體」區域外觀察員。除了行之有年的「中華民國與中美洲七國外長合作會議」外,在加勒比海則有「中華民國與東加勒比海外長會議」,與會成員來自多明尼克、聖克里斯多福、聖文森、格瑞那達等四個國家。第四屆「中華民國與東加勒比海外長會議」已於八月四日在台北舉行,第十一屆「中美洲國會議長論壇會議」亦於十一月十三日在台北召開,而後則有第九屆「中華民國與中美洲國家合作混合委員會外長會議」於十二月十三日在台北召開。 由於拉丁美洲為我外交重鎮,隨著意識型態之爭的式微,區域內成員國也以現實考量為依歸。目前部份國家已採取政經分離的方式發展多邊外交關係,中共以其政經實力發展與我有邦交國家的實質關係已無可避免。就此呂副總統在「柔性外交之旅」結束前表示,「二十一世紀是新的開創時代,不能用落伍的眼光看世界,我們要交更多的朋友,但也不能阻止邦交國交其他的朋友。現在海峽兩岸都已經要進入一個和談的新階段,因此我們要有更開闊的胸襟,對於邦交國與中共作接觸,我們應該要有信心,也要多體諒。」 2001~2002年 柯玉枝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二所助理研究員 2002/01/02 一、基本情勢 2001年拉美地區政治情勢主要聚焦於11月4日的尼加拉瓜總統大選及12月20日因阿根廷總統德拉魯阿(Fernando De la Rua)被迫請辭而造成的動盪情勢兩項議題,前者係因左派的桑定全國解放陣線候選人奧地嘉(Daniel Ortega)的參選,加深美國與美洲國家組織對該國總統選情的關切,最後則因波拉諾(Enrique Bolano)順利當選而落幕;後者則是因德拉魯亞所領導的政府兩年來無法有效緩解阿國嚴重的經濟衰退問題,在12月初凍結銀行存款、限制銀行提款等多項經濟管制政策失當所引發的一連串社會暴動中黯然下臺,羅德里格茲薩阿(Adolfo Rodriguez Saa)新總統及其內閣上台僅一週,旋又因暴動而於年底宣佈請辭,阿國政局仍陷混亂。 在地區經濟情勢方面,受紐約911事件影響,拉丁美洲經濟體系(SELA)預估2001年拉美地區平均經濟成長率將由原先預估的3%降為1%以下。根據該組織所提出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911事件後經濟走向」報告,拉美經濟成長率的下跌意味將有近400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墨西哥所受衝擊最大、阿根廷、巴西、瓜地馬拉、尼加拉瓜、祕魯、波利維亞、烏拉圭等國,也將受到重大影響。 二、主要演變 11月4日所舉行的尼加拉瓜總統大選,主要由代表尼國執政黨-憲政自由黨出馬競選的現任副總統波拉諾及桑定全國解放陣線所推派的奧地嘉兩人最有機會出線。在選前民調中,奧地嘉的支援率一直領先波拉諾,遂引發美國的嚴重關切,因為奧地嘉曾在1979-1990年的社會主義執政期間,非法沒收尼國及美國僑民私人房地產,並不願正面回應美國大使館在選舉期間呼籲奧地嘉提出解釋的多次要求,並擔心美尼關係前景。不過由於現任副總統波拉諾順利當選,美國擔心桑定陣線重新掌權的隱憂暫解。 阿根廷經濟自1998年7月開始呈現萎縮現象迄今,GDP下降10%、投資率減少30%,人均收入衰退14%,跌至1995年墨西哥金融風暴時的水準,預估2001年的經濟成長率為負3-4%,2002年第一季更可能出現4.5%的負成長,外債高達1320億美元,「國家風險指數」突破3千點,名列世界第一。德拉魯阿總統就任以來,阿國失業人數已平均每天千人的速度往上攀升,2001年10月失業率為18.2%,失業人口自1999年10月的183萬人增為2001年10月的240萬人,其中有81萬5千戶戶長處於長期失業狀態,占總失業人口36%,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高達阿國3600萬總人口的40%。10月14日阿根廷國會大選中,主要在野黨貝隆黨獲得31.3%的得票率,遠高於執政聯盟21.2%的得票率,此結果反映民眾對於政府經濟政策失效的不滿,並埋下府會政爭的因子。 不過,自12月3日起開始執行多項經濟管制措施,則是引爆阿國民眾長久積怨的導火線。阿國經濟部長卡瓦羅(Cavallo)為解決自9月以來阿國銀行體系資金大量外流近130億美元的嚴重情勢,宣佈執行限制銀行帳戶現金提款數額每週250披索(250美元)每月1000元以下、未經核准禁止對國外匯款、出國旅行最多得攜帶1000美元等暫時性政策,該項政策被媒體稱為冷凍計畫(Freezer Plan)。 倉促推出的管制計畫,在阿國國內引發民眾的疑惑與不滿,並嚴重影響正常的商業及貿易活動之進行,5日該項政策小幅修正為每月可一次提領1000元,出國旅客有攜帶美金上限改為10000元,不過仍無法緩解高漲的民怨。在國外,國際經濟學者多認為阿國此舉相當危險,國際媒體也多預言阿國資金管制措施將引發經濟崩潰效應。再加上,國際貨幣基金(IMF)以阿國政府無法履行零赤字預算協議,於12月5日延遲原訂於本月撥付之12億6千萬美元貸款,致阿國經濟雪上加霜,終而釀成政治危機,導致德拉魯阿總統請辭下臺。 由於阿國副總統早於去年請辭,為解決德拉魯阿總統去職後所遺留的總統空缺,阿國國會選擇由前聖路易斯省省長羅德里格茲薩阿於12月24日宣誓出任臨時總統,組成臨時政府,並決定於2003年3月3日舉行總統大選。不過,因阿國民眾不滿羅氏政府續執行前任政府所採行的限制民眾提領銀行存款的措施,於28日晚間起群聚總統府外進行示威抗議,要求部分新內閣閣員及最高法院大法官辭職,引發新一波的警民衝突,最後導致新內閣與新總統相繼辭職,造成權力繼承危機。 三、潛在問題 阿根廷政經情勢依然動盪 雖然在歷經一連串的總統職位繼任風暴後,阿根廷眾議院已在2002年元旦,順利推舉前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長杜阿爾迪(Eduardo Duhalde)繼任總統職,任期至2003年(原德拉魯阿總統任期屆滿時),並取消原訂於2003 年3月舉行的總統大選,希望穩定政局。 然而,新任總統面臨的是艱難的經濟挑戰,阿國現有外債1320億美元,失業率高達18%、消費者信心低落、工商業投資不振、貧困人口增多貧、富差距拉大,再加上美國對於阿國現有經濟困境似無意積極介入,經濟情勢前途黯淡。 通貨膨脹、失業率等問題短期仍無法根除 依據拉丁美洲經濟體系的報告,2001年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平均經濟成長率約0.6%,其中智利、委內瑞拉等國表現較佳,經濟成長率約3%,巴西為1%,墨西哥為零成長或衰退。2001年,拉美共吸引外資502億美元,外債總額7840億美元,平均通貨膨脹率為8%,平均失業率為12.3%,其中瓜地馬拉、烏拉圭、厄瓜多爾、多明尼加等國較為嚴重。阿根廷失業率超過18%、委內瑞拉失業率13%。瓜地馬拉政府因實際稅收未達預算標準,在10月間面臨嚴重財務危機,國家財政瀕臨破產,反對黨抨擊造成財務危機的主因是政府預算使用不當及貪污。通化膨脹率因財務危機所造成的預期心理影響,預估為9%,遠高於IMF在9月間的6.20%的通膨預估值。 四、與我關係 拉美地區現係我國邦交國集中區域,目前有14個邦交國,其中僅巴拉圭一國位於南美洲,餘皆位於中洲及加勒比海,中共目前在拉美地區則擁有19個邦交國。為增進與拉美地區邦交國之關係,政府素來透過雙邊高層互訪、鼓勵雙邊投資經貿往來等方式來促進邦誼。今年,在聯合國提案及連署支持我國參與聯合國的中美洲友邦計有薩爾瓦多、多米尼克、尼加拉瓜、貝里斯、聖文森、巴拿馬、巴拉圭等國。 5月21日至6月5日,陳水扁總統率領政商界人士,走訪中南美洲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巴拿馬、巴拉圭、及宏都拉斯等五個邦交國,展開「合作共榮、睦誼之旅」,並出席在薩爾瓦多舉行的「第三屆中華民國與中美洲國家元首高峰會」,與八國代表共同簽署聯合公報。9月1日至12日,行政院張院長也前往東加勒比海,走訪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多米尼克、格瑞那達等友邦。 中南美洲國家總統或總理來華訪問的計有多明尼加總統梅西亞、尼加拉瓜總統阿雷曼、聖克里斯多福總理愛默生、哥斯大黎加前總統阿里亞斯、以及中美洲議會議長基諾等人,內閣部會首長及國會議員訪華者亦眾。 《當代文化》:拉丁舞蹈與拉丁音樂 國際標準舞有十項舞科,其中源自拉丁美洲的就佔了四種,分別是阿根廷的Tango、古巴的Rumba、巴西的Samba和墨西哥的Cha-Cha-Cha。雖然Mambo和Salsa不在其中,但仍是當今非常流行的拉丁舞步。 講到拉丁音樂,就會讓人立刻想到Ricky Martin, Jennifer López, Enrique Iglesias, Santana, Marc Anthony, Shakira, Christina Aquilera等當紅藝人,彷彿他們就是拉丁音樂的代名詞。不過事實上,拉丁音樂絕對不只是這些,尤其近幾年來古巴音樂在世界上掀起了巨大的風潮,讓人開始對拉丁美洲的各種音樂類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些音樂其實都交互影響,相互充實,所以探求「音樂的故鄉」其實只具有歷史的及政治的意義。雖然如此,拉丁美洲人仍對其固有的音樂傳統非常自豪,像Merengue和Bachata來自多明尼加;墨西哥有Mariachi和Tejano;哥倫比亞則有著名的Cumbia;而Reggae(雷鬼樂)的發源地是牙買加。「拉丁音樂之都」古巴的Guajiro, Bolero, Son, Danzón, Mambo和Salsa,至今仍在世界音樂裡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剛剛所提到的那些當紅藝人,有些大師級的高手或團體也一定得知道。例如阿根廷的Tango名作曲家Astor Piazzola,雷鬼樂界最著名影響也最大的當屬Bob Marley,而以拉丁大樂團聞名的名家有Pérez Prado, Tito Puente, Xavier Gugat, 等人,無論是Mambo, Cha-Cha-Cha都難不倒他們;最近在台灣非常受歡迎的Buena Vista Social Club則是古巴音樂的能手;至於拉丁爵士樂,最受矚目的當屬Bossa Nova這種音樂類型,著名的藝人有Antonio Carlos Jobim, Stan Getz, Jo?o Gilberto, Astrud Gilberto;其次,Charlie Parker, Dizzy Giliespy, Cal Tjader, Herbie Mann, Eddie Palmieri, Chico O'Farrill等大師常將拉丁元素融入爵士樂當中,讓爵士樂的面貌更為多元!


其他答案


用心服務"貸"您解決任何債務問題,專業理財規劃一次幫你搞定貸款麻煩事YES貸款理財,歡迎您的加入LINEID:hot777銀行貸款免費諮詢評估0986、377、776專辦:房屋貸款、房貸轉增貸款、房貸遲繳、銀行二胎貸款、信用貸款、民間二胎/三胎代償、代墊、土地貸款、民間二胎借款、負債整合、二胎借款、房貸協商、房貸整合降息、免費諮詢評估鑑價或協助辦理各類貸款,不事先收取手續費或代辦費--歡迎同業配合----歡迎同業配合----歡迎同業配合--...推...推....,敬請見諒。這有類似的??http://qoozoo1400703.pixnet.net/blog專辦:房屋貸款、民間二胎代償、代墊、土地貸款、民間二胎借款、汽車貸款、中古車貸款、房屋轉增貸、轉貸降息、信用貸款歡迎你的加入:LineID:hot777銀行貸款資訊-免費諮詢評估-(0986)-(377)-(776)YES貸款理財,提供您提供你最新理債及房屋貸款資訊建議,讓你生活免煩惱。--歡迎同業配合----歡迎同業配合--銀行貸款資訊-免費諮詢評估-(0986)-(377)-(776)真不錯如有打擾在這跟您說聲抱歉。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905000013KK13737

D33B90058C8D970D
arrow
arrow

    t37jr37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